在上海16个区里
有一个黄浦区
她得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
因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
被称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
-----壹-----
凭江临风
有关黄浦的故事
要从江边水岸说起——
南宋末年,因吴淞江上游严重淤塞
上海的海船泊位从青龙镇改到十六铺
经历了明清的发展
到1843年上海开埠时
十六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
黄浦江也真正成为上海的母亲河

19世纪的十六铺
相较繁荣的十六铺码头
最为人熟知的外滩
在上海开埠以前还是一片滩涂之地
传说驻沪英国领事巴富尔
为寻找适合英国人经商和居住之地来到这里
见周围荒芜人员,苇草丛生
却又毗邻上海老城厢
方便进出贸易
是可供发展的理想选择
很快,外滩就改头换面了

开埠之初的外滩
1843年
英商怡和洋行
在外滩北京东路口建起第一幢楼
到1860年
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已颇具规模

外滩万国建筑
百余年来
黄浦水岸变化巨大
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
十六铺码头经历两次改建
到1982年
新建成的十六铺客运站
可容纳旅客6000多人
一度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水上客运中心

1982年新建成的十六铺客运站全貌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十六铺客运码头逐渐门庭冷落
2004年12月2日晨
十六铺候船大楼爆破
彻底与我们告别

报纸刊登十六铺码头爆破消息
2002年底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
所有人为之喝彩
规划建设的世博浦西园
选择了江南造船厂厂址地块
一个世纪前
这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5年创建的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随着世博浦西园建成
造型各异的主题馆和企业馆代替了曾经的车间塔吊

流光溢彩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新世纪以来
黄浦区不断“长大”
2000年
原黄浦、南市区“撤二建一”
跨过一条人民路
外滩景观带不再“断头”

2011年
黄浦区、卢湾“撤二建一”
被称为“合璧之作”
整体推进世博浦西园区后续利用
黄浦滨江岸线也继续向南延伸

黄浦江边
一次又一次发生巨变

曾经的外滩情人墙
世博会前一年
上海外滩滨江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2010年3月28日
外滩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向社会开放
2018年1月1日
45公里滨江岸线贯通
正式向市民开放
而全长8.3公里的黄浦滨江
让经典的世界级滨江空间外滩全新亮相

外滩风光
让十六铺成了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
 
十六铺滨江风光
让世博园成了文化游览、城市节庆的滨江空间

世博片区滨江风光
----贰----
风云际会
1846年,外滩出现了上海第一家银行
百余年来,外滩风云际会
创造了中国金融历史上100多个第一
如今
外滩汇集了5家全国金融要素市场

今日外滩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外汇交易市场
1994年4月4日投入运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运营当日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中国唯一合法从事黄金交易的国家级市场
2002年10月30日成立

上海黄金交易所大楼
上海清算所
奠定了上海作为金融产品定价中心的地位
2009年11月28日挂牌

上海清算所挂牌成立当日
上海票据交易所
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
2016年12月8日运营

上海票据交易所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
2015年10月8日启动
2009年
黄浦提出建设外滩金融集聚带战略规划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协同发展

外滩金融牛
与外滩一步之遥的人民广场
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形成于上海开埠以后
原来称上海跑马厅
今天的面貌奠定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
1994年9月21日
人民广场改造工程竣工开放
增辟了8万平方米的绿地
成为多功能的园林广场

改造前的人民广场

改造后的人民广场全景图
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上海博物馆新馆1996年10月12日对公众开放

1995年,上海大剧院正在建设中。

上海大剧院1998年8月27日开业。

上海音乐厅——全国第一座音乐厅。
人民广场格局基本奠定
如果将黄浦区从空中向地下切下去
会分为几层?
轨交、路桥隧的交汇
撑起了一座“立体城市”
在江面上
1991年12月,南浦大桥通车
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
连起浦东与浦西
浦西人去浦东
又多了一个选择

南浦大桥。
后来,又有了

卢浦大桥,2003年6月28日通车。
还有五条隧道连接浦东与浦西

打浦路隧道,2010年迎世博会,打浦路隧道经过六个月改造。新华社供图

在建中的人民路隧道 新华社供图
在地面上
内环高架
上海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
全长47.7千米
在1993年开工建设

内环高架
还有,延安路高架

2008年2月,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被拆除。
南北高架

南北高架,2002年12月4日通车。
在地下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交通中心
拥有最密集的轨交站点
“到人民广场换乘地铁线”
曾与“到人民广场吃炸鸡”一样流行
呼啸穿行于黄浦区的轨道交通
有1、2、4、8、9、10、13号线

黄浦区境内的部分轨交站点
至此
5条隧道
2座大桥
3条高架路
7条轨交
串起上海市中心的交通大动脉
----叁----
最上海
走在商业发展的最前沿
黄浦区展现着“最上海”的一面

高雅时尚的淮海路

繁荣繁华的南京路
引领风潮的业态
总是率先在黄浦出现
1989 年,一块“肯德基家乡鸡”的招牌
挂在了外滩 2 号的东风饭店楼上
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开业了

首家肯德基开业。

顾客正在点餐的场景 。
位于黄浦区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有中国最早的一部自动扶梯
解放前留下来的古董级的宝贝
1982年经过修复重新启用
当时上海滩仅此一台

前来乘坐自动扶梯的市民络绎不绝
上世纪80年代
首家专业经营电脑商店
上海电脑商店在淮海中路上开业

1984年4月,顾客来新开业的上海电脑商店选购产品。
南京路、淮海路
全国人民认可度最高的两条商业街
“十里洋场”,说的便是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是上海开埠后
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
20世纪初
上海商业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百货”
先施(今时装公司大楼)
永安(今永安百货)
新新(今食品一店)
大新(今第一百货)
陆续在南京东路开业

上世纪70年代末,来第一百货商店选购时装的顾客络绎不绝。新华社供图
百货商厦相继开业
1988年1月8日,上海华联商厦对外试营业
在具有70年历史的永安公司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1991年8月,上海精品商厦在南京西路1号开业
开创全市企业自筹资金、自行还贷发展之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