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钟伟:2018年或平静转型 2035年GDP持平或略大于美国


2017-11-22 10:43:36

勾勒新时代2018-2050中国经济轮廓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钟伟

  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转折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和两阶段战略部署。从2018到2050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将有可能勾勒出怎样的愿景?

  2050年:伟大复兴的文明强国

  尽管中国已从“三期叠加”中逐渐摆脱出来,从通过新常态怎么看中国经济,走向通过供给侧怎么改革中国经济,再由新时代规划长远战略。但中国经济从高速走向 高质量增长仍不可避免。通常估计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下行,大约每10年下行1个百分点,到2050前后,中国经济增速大致在略高于4%的区间。GDP大约 在60万亿美元。即2050年的中国GDP可能比2035年翻番。这意味着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将超过1/3,而二次大战之后到60年代的美国,其GDP 占比大约是全球的40%。而彼时中国人均GDP很可能仍然只有美国的一半。

  衡量中国社会将是多维度的,富强是指国家能力,民主是指政府治理,和谐是指社会氛围,文明是指国民素质,美丽是指自然和人文环境。可以说,随着中国梦的梦 想成真,2050年中国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回归到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应有的历史地位。彼时中国和美国的差异在于,美国是一种百年强权,而中国更是一种千 年文明。

  2035年:回归舞台中心的国度

  从2020到2050的30年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2035是时间节点之一。那么2035年具有怎样的意义?首先是十九大的2035目标,几乎将邓小平同 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到下个世纪中叶将中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5年。同时,2035年中国的GDP大约在30万亿美元,和美国持平或 略大于美国。中国GDP的全球占比约为25%。中国人均GDP的世界排位将在50名以内,大致相当于目前中东欧国家的排位。

  从2035到2050,中国经济能力大致回到了从秦汉到1840年的在世界经济体系里的固有水平,即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处于25%-40%的常态区间。 而不再是中国近代史国家的支离破碎和民众的颠沛流离。中国有能力引领东亚成为和北美及欧洲比肩的重要区域。自二战以来,只有前苏联和日本曾经接近过美国 GDP的70%,此后两国与美国的差距反而逐渐拉大。2035年可能是二战之后,中国从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方面,全方位地向美国迫近并持平的关键时点。很 自然地,中国也会重新回归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2020年: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烙印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既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处于习近平主席在越南APEC会议上所指出的世界经济上升期。社会主要矛盾也处于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以三线建设为特点的平衡发展战略,到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为特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再 调整。我们预期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稳定在6%-7%的增长平台,2020年中国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人均略高于1万美元,大致达到了世界人均 GDP的平均水平。中国的人口和GDP的全球占比都在约18%。这不仅是中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时点,也意味着,由于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使得人类五百年 来,享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人口实现了翻番。中国接近OECD国家的入门门槛。

  从2020到2035中国将逐渐从国际秩序的重要参与者和遵守者,向影响者和制定者的角色转换。从2020到2050,中国经济增速大致每10年下降1个 百分点,而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则每年上升约0.5个百分点,2020人均GDP达到全球平均,2035GDP总量达到与美国持平,2050在世界经济体 系中的位置达到中国千年文明史的常态水准。

  2018年:强烈期待中的平静转型

  许多人对2018年持有热切期待,但很可能这是个平静中转型的年份。大致看来,2018年GDP增速微幅放缓,物价有所抬升,金融地产都是小年,从投资的 角度看,将是平稳的一年。就经济增速而言,尽管过去10个季度经济增速大致稳定,但2018年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略弱,金融和地产增加值回落,出口不确定 性增加等一系列因素,使得2018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物价的大致走势则是CPI向上和PPI向下,其中CPI将较2017年上升约0.3-0.5个百 分点,落在2.3%-2.5%的区间;PPI则将有所下降至略高于4%,下行节奏主要取决于大宗商品走势。如此物价运行将导致央行难以采取降息降准的操 作,资金量紧价高。而PPI的回落也暗示第二产业的利润增速将明显不及2017年。

  不仅如此,由于金融和地产增加值收敛,这将使得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更为局促。2017年,以漂亮50、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为三大主题的权益投资收益丰 厚,信用债和现金管理也有所得。2018年趋势性和配置性的机会不那么精彩纷呈,机构投资者只能寻找交易性机会,也许央企混改、不良资产和非标类资产会存 在较多机会,尤其是对不良资产包的筛选和处置,以及非标之中的股权质押融资计划、信托夹层和劣后产品、债权计划等,或许存在一些沙里淘金的机会。面对 2018,以平静心态面对平稳经济局势为好。

  中国奇迹:难以复制和逾越

  当我们勾勒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愿景时,深刻地感觉到中国的巨大社会变迁。从当下和未来中国梦的愿景而言,将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称为“中国奇迹”并不为过。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