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多地人才争夺愈演愈烈:提供租房购房补贴举措频现


2017-9-10 15:10:09

 卢志坤、周丽

  为吸引外来人才或留住本地人才,今年来多个城市推出了纷繁多样的举措,希冀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中具备竞争优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多地的政策发现,为人才提供租房和购房补贴成为了多个城市的共同选择。据记者统计,至少有14个城市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人才提供购房或者租房补贴。

  一些受访学者认为,住房难、买房贵,已是困扰当代青年的首要问题。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具备足够的能力,却因在大城市无房可住,不得不舍弃适合他的岗位,那就不仅是其个人的遗憾,也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城市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为人才提供租房和购房补贴的一个新近案例来自于武汉。为招揽人才,该市相关领导近日表示,给予大学生的“房价要优惠,年薪要提高”。作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却常年受到无法留住大学生这一问题的困扰。

  如今,作为旨在将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的一项重点工程的组成部分,武汉计划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同时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保持房价在中部城市相对低价,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无门槛落户以及最低年薪制。

  无独有偶,在武汉之前,诸如南京、济南、成都、天津、长沙等其他10多个地方政府也将租房和购房补贴当作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

  有学者指出,多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大量的发展机会,吸引了许多精英人才离乡前往。此消彼长,精英都跑去了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人才自然就少了。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李津逵表示:“今天的城市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过去是给资本优惠,现在是给人才优惠,这不是进步吗?”研究城市化和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李津逵对记者说。

  实际上,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给外界树立了一个颇为成功的先例。位于一线城市之列的深圳向来以宽容友好的人才政策和开放的创业环境为外界所称赞,这也将深圳推向了一个创新经济极为发达的区域。

  早在两年前,深圳就为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提供数额在几千到1万多元不等的资金补贴,这些补贴金额在去年开始提高,并放宽了落户深圳的门槛。去年,深圳启动了人才安居工程,明确人才安居工程的保障对象、标准和方式,加大人才安居住房建设和有效供给力度。

  去年初离开北京在深圳就业的唐小姐说,深圳的落户政策极为宽松,几个月后,她就拿到了深圳的户口,还获得了2.5万元的硕士人才补贴。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