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媒体:区块链+虚拟币+ICO拥有庞氏骗局的全部特征


2017-8-29 10:47:08

 金融观察

  其一,它要求不断有信徒入场推升价格;其二,基于未来会有更多信徒加入的承诺,先入场者寄望于后来之人在高位接盘。

  股市有了IPO,虚拟货币的ICO最近开始火了。

  所谓ICO,也称首次公开募币,其以比特币为募集对象,项目负责人通过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加密代币,以为项目融资。随着美容、社交、白酒、竞技等“奇葩”ICO项目的蛮荒生长,作为虚拟货币代表的比特币也迎来飙涨。今年4月,比特币自6000元开始一路高走,仅8月份,已9次刷新高价,涨到30299.99元。

  区块链早在十年前就有了

  根本而言,ICO的火热离不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支撑。在“90%ICO项目都不靠谱”下,暂且不论ICO市场如何,即便是作为募集对象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也被诟病已久。

  以比特币为例,由于交易平台的不确定性、交割波动大等特点,其更加容易被非法利用,诸如走私、贩毒、涉黄、洗钱、非法转移资产等丑闻不断。国际支付应用软件TransferWise的CEO辛里克斯直言:“比特币已死”,甚至连比特币的核心开发团队成员麦克·赫恩也表示:“除了那些非法交易,现在几乎没有人使用比特币,没有了正常的商品交易,这已然彻底背离了比特币的原始初衷。”

  尽管如此,部分比特币炒家靠比特币发财致富的故事,却依旧使投资者激情澎湃。打着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名头,他们一次次向公众“证明”——比特币是稀缺的,价值甚至超过黄金。

  然而,果真如此吗?

  比特币之所以能被炒作稀缺,少不了底层技术的包装——区块链。所谓区块链,实际是一种通过点对点实现的电子货币账本系统。数字经济之父唐·塔斯考特对此的描述是“它基本上实现了全球性的试算表,这种不会腐蚀的可编程数字总账不仅可以记录金融交易,几乎可以为人类记录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便难怪有声音称其为“下一代的互联网”了。

  不过,市场似乎把区块链“高大上”化了。区块链早在10年前就有了,今天只是通过比特币传播开来而已。迄今为止,类似比特币、以区块链为基础的CryptoCurrency(数字加密货币)已有上千种,政府、大财团、大银行也都在开发类似的CryptoCurrency,甚至中国央行也将推出人民币的CryptoCurrency。

  这便涉及对比特币的认知症结。

  量子计算机出来,比特币会泛滥成灾

  对于大多数比特币追捧者,他们认为比特币是结束法定货币时代的信号。然而,虚拟货币与货币的虚拟化是不同的,而比特币只是虚拟货币。由于没有国家会甘愿放弃“铸币权”,因此无论何时,比特币几乎不可能成为真正货币。即便是比特币粉丝们所信奉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继承者,都明确表示:比特币不是货币。

  事实上,所有虚拟货币,不管技术被吹嘘得多先进,数量多有限,他们的净资产价值却都是零,其价格仅由交易者决定。某种程度上,虚拟货币甚至不如曾经的郁金香,郁金香至少有实物,虚拟货币却什么都没有。从技术角度而言,一旦量子计算机出来,“比特币”及各种现存虚拟币,都将在一分钟之内泛滥成灾。

  另一个可供参见的指标是,华尔街最近正大肆在媒体唱多比特币。依照笔者曾在华尔街的任职经验看,华尔街向来是通过做空唱多,以便高卖,就像几年前唱多黄金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他们的声音恰恰可能是反向指标。

  因此,作为投资品的“比特币”实则存在巨大泡沫。从本质上说,比特币炒作的重头在于散户接盘。比特币借着“区块链”等精美包装,进入金融市场,散户不明就里为市场送去了钱,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则成了巨富。一旦泡沫破灭,一切虚拟货币都会回归其原本价值——零。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